中国文明起源解明的新考古学战略

计划研究B02:从植物考古学看水稻、杂粮、麦食文化的交流与变化

不同主粮的食文化的交汇碰撞,会为文明带来什么?

庄田 慎矢 
(国立文化财机构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国际遗迹研究室长)

 计划研究B02班将以分子考古学、翻模显微分析法、民族植物学三者为支柱,分析源自多个地域的多种食文化的融合状况,及其在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的这段时间里,在欧亚大陆东部,以长江流域与华南地区为中心的水稻食文化区、以中国东北部与华北地区为中心的粟、黍食文化区,以中亚为中心的麦食文化区渐渐靠近,相互交流,其样貌慢慢发生变化——近年来考古学、科技考古学的调查进展为我们逐渐揭示出这一点。我们将会在进行传统考古学研究的同时,加入植物遗存、陶器压痕,以及陶器胎土、牙石、碳化物中残留物的多角度分析,厘清以这些谷物为中心的各种食材的消费、烹饪方法,及其在各个地域、各个时代的具体样貌。与此同时,援引民族植物学资料及文献史料,实现以物证史。
 本研究将以中国及中亚遗址中出土的植物遗存、陶器表面的植物压痕、肉眼不可视的碳化有机物、陶器胎土或牙石中残留的脂肪、蛋白质、DNA等残留物,以及现代稻作、麦作、杂谷农耕文化圈中植物资源的利用方法作为调查对象。
 本领域力求探明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这一课题在中国以及日本、欧美学术圈都有很长的研究史。但本领域将研究的地理范围扩大至中亚及北亚地区,并在方法论上加入了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以残留物为对象的分子考古学的最新研究方法,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没有先例的崭新尝试。

研究组织

  姓名 所属
研究负责人 庄田慎矢 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国际遗迹研究室长
研究参与者 西内 巧 金泽大学副教授
熊谷真彦 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研究员
远藤英子 明治大学研究推进员
竹井惠美子 大阪学院大学教授
村上夏希 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研究协力者 原田干 爱知朝日遗址博物馆
西原和代 奈良文化财研究所
村上阳子 防灾专门图书馆
海外研究协力者 Giedre Motuzaite 维尔纽斯大学生物考古学中心长
Robert Spengler 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古民族植物学研究室长
Paula Dupuy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文化人类学科副教授
Dmitriy Voyakin 国际中亚研究所长
Oliver Craig 约克大学考古生化学研究所长
马 颖 北京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
孙晙镐 高丽大学校副教授

B02班的研究成果